首页

歌迪丝女S微信

时间:2025-05-30 06:16:28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92385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

综合中央社、《工商时报》等台湾媒体报道,这项于2023年8至9月进行的调查显示,女性及男性受雇者最近一年在工作场所曾遭受性骚扰分别占3.7%及0.5%。

两万余选手角逐宜昌马拉松

四是探索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推动文化和旅游各方面与科技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以智能交互、沉浸体验等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西班牙学者:中国倡导包容对话,西方挑起制度竞争

一方面,汽车以旧换新成果已初步显现,此时安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属“趁热打铁”。据官方统计,截至7月25日中午,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36.4万份,单日新增已超过1万份。

【代表委员之声】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公告表示,对于联合调查组在调查结果中指出燃气企业存在的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换表工作组织无序、工作力量严重不足以及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公司深刻反思、深感自责。据统计,多计多收气费1182件,影响气量1218950立方米,涉及金额2858545.83元,公司已全部清退处置完毕。

探访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宁静庄严中山堂见证烽火岁月

江西永修3月22日电(卢梦梦)春光明媚,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三角乡树下村,永修和家荷园专业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徐绘高正在自家的池塘内忙着打捞小龙虾。“瞧,这是今年第一批上市的小龙虾,这一筐至少有10公斤。”看着新鲜肥硕的小龙虾,徐绘高高兴得合不拢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